“兽药抗癌”:为了求生也不宜忽视风险
浏览量:次 2019-08-15 00:00:00

都知道治病要“对症下药”,可有些人却拿兽用驱虫药(俗称“狗药”)治起了病。据新京报报道,国内有一群癌症晚期患者,将治愈希望寄予在了“狗药”芬苯达唑上。目前国内芬苯达唑的试药人数超过五千人,且圈子还在扩张。这款冷门兽药也突然热销,进口药一度连月涨价,国内有兽药商还把它包装成“抗癌套餐”。

“兽药抗癌”的鼻祖,是美国患癌老人Joe Tippens,他自述肺癌晚期治疗期间,在兽医推荐下吃了两个月的芬苯达唑,肿瘤消失。消息传到国内癌患圈,迅速炸开,很多患者一边化疗一边试吃。而隐藏在患者本人或家属求生欲之下的,是他们对试药的茫然。

患癌圈“试药大军”的人员结构复杂,但几乎每个患者背后站着的,都是一个为了延续亲人生命不惜付出各种代价的家庭,他们的故事也无不透着心酸。

这其中,既有被母亲认为很荒唐,仍执意让她服药的儿子,也有患食管鳞癌,不得不忍住剧痛来吞药的父亲,还有为了妻子不断上网搜集治疗经验和专业网帖,甚至自己买原料粉、自己装胶囊的丈夫……

这不难理解:在“求生欲”这词在段子化调侃中变得很“轻”的当下,他们对生的欲望却很沉重。试可能无用的药,也是为了让这束希望的火苗不至于早早熄灭。

从报道可知,试药的不少患者已处于癌症晚期。从医学专业层面来说,或许已经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有些患者甚至面临无药可医的困境。此时有人抛出了一种可能,对这些人及其家属来说,将其视作救命稻草也很正常。

“就像是在抓稻草,只是为了亲人多活一天”、“寻找光的人”,从这些话语中,也看得出他们让自己或亲人“兽药治癌”背后的心理动机。

对这些人,社会该多些关怀,让人文阳光尽量多照拂他们:1年前,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社会对抗癌药的广泛关注。国家层面之后实行进口抗癌药零关税,将抗癌药纳入首批鼓励仿制药建议清单,都释放出了许多善意。

这番善意,也宜在给予患癌圈“试药大军”足够关怀上延续,并由政策善意扩展为社会普遍善意。

与此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用“兽药”抗癌,或许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也要留意其中潜藏的风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比起相信所谓偏方,更要相信专业判断与医学分析。

报道中,有些患者及家属对吃“兽药”疗效信息选择性接受的现象——有患者将服用后“肿瘤变大”的消息发到群里后,不仅被群友围攻谩骂,还被踢出群。

个中心态可以理解,但对“兽药治癌”,专业医生“患者需谨慎试用”建议仍需要严肃对待。

从医学层面讲,“兽药抗癌”终归只是猜测,在专业领域其疗效并未得到确证。那位美国老人得以治愈的个案,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毕竟他在服药时也接受了其他方式的治疗。

在病情好转的癌症患者当中,确实存在一些特殊或自创的做法,服用“兽药”是其中的一种。但迄今为止,服用“兽药”与病情好转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得到印证,没准这只是假性关联。

因此,“兽药抗癌”纵有无奈,也要避免盲信效果带来的风险,如被兽药商话术骗财,如病情因此耽搁和恶化。而对那些既有条件也能按专业治疗治好的患者来说,比起信兽药,更该相信专业医理。

关注京信集团
官方手机站

Copyright 2018 德州京信药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401381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42602000139号
Copyright 2018 德州京信药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4013813号-2   鲁公网安备 371426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