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基础知识入门学习概要
浏览量:次 2019-12-10 00:00:00

(一)基本概念:

  1.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三个基本特征:①具有一定的药效即具有一定的功能;②规定有作用、用途用法与用量;③使用动物为畜禽等。

  分类:生物制品、中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六大类。兽药一词的概念,原意仅限于防治家畜、家禽疾病的药物,随着药物使用范围的扩大和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兴起与发展,兽药正逐步被"动物医药品"、"动物保健品"所取代,后者范围更广,包括家畜、家禽、野生动物、观赏动物、鱼、蜜蜂、蚕等。即从陆地动物扩大到水生动物和空中飞翔的动物,从兽类、禽类动物扩大到水生类动物和部分昆虫。

  2.毒物:指能对动物体产生损害作用的化学物质。药物超过一定剂量或用法不当,对动物也能产生毒害作用。所以毒物也包括中毒量的药物,药物与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

  3.制剂:兽药为了使用的安全有效和便于保存、运输,将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化学与生物合成的原料药在使用前加工制成一定包装或规格的药品,称为制剂。

  4.剂型:经加工后的制剂有各种形式,即称为剂型。常用的剂型有三类:①液体剂型;②半固体剂型;③固体剂型。

  5.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和科学。

  6.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7.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①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组织细胞原有生理、生化机能的影响。凡能使组织活动增强或生化变化的酶活性增高的称兴奋作用,反之,使组织活动减弱或酶活性降低的称抑制作用。

  ②选择性:动物机体和组织器官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各不相同,表现强弱明显不同的药物效应。选择性是相对的,与剂量有关。选择性高,副作用小。

  ③二重性:药物作用的二重性是:

  1°治疗作用:对症治疗、对因治疗。

  2°不良反应:

  a.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为药物所固有,一般反应轻微,能适应,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副作用是药物选择性低的结果。

  b.毒性作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后,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或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等。

  c.过敏反应:包括高敏性(小于常用量的药物能引起与中毒相同的反应)与变态反应(少数动物对某些药物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病理反应),属免疫反应范畴,与剂量无关。


  d.继发反应:继发于治疗作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和VB、VK缺乏(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

  ④量效关系: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定量阐述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极量→最小中毒量→致死量。

  ⑤时效关系:药物效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分为潜伏期、高峰期、持效期和残留期等。

  8.药物体内过程:包括吸收(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分布(由血液进入全身各组织器官)、转化(指药物在体内化学结构改变)和排泄(原形成代谢物从体内排出)等过程,转化与排泄在药动学上统称消除。

  ①吸收:

  1°消化道吸收:吸收部位有口腔、胃、小肠和直肠。方式主要是简单扩散。主要受药物理化性质和动物生理因素的影响。解离度低、油/水分布系数高的非解离型药物,原子或分子半径小的水溶性药物均易吸收,极性分子吸收差。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是完全吸收的限时过程,它们决定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也影响药物奏效时间、作用强度及持效时间。药物剂型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即水溶液剂>混悬剂>散剂>胶囊剂>片剂。药物的晶型不同,吸收也不同,无定型药物溶出速度>亚稳定型>稳定型,如无定型新生霉素混悬剂疗效大于结晶型。无水氨苄青霉素比三水化合物的溶解度大20%,其溶出速度和吸收量都较高。粒径大小也直接影响吸收,固体药物粒度减小,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增大,溶出速度加快,药物微粉化或制成微晶,吸收迅速而完全。肠道内容物如离子(Ca2+、Mg2+、Fe3++四环素→络合物→沉淀→吸收↓)、酶(可降解药物如蛋白类药物)、药物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影响消化道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肝脏的药物代谢(首过效应:药物由门静脉吸收进入肝脏,被肝药酶代谢灭活一部分,造成药物进入体循环前有效药量下降的现象)、胃肠道的消化(胃酸、酶)、胃肠内容物多少(多、吸收差)、肠蠕动快慢(快、吸收少)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口腔、直肠给药不存在首过速应,故优于胃、肠道吸收。

  2°呼吸道吸收:脂溶性药物易从鼻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挥发性药物易透过肺泡膜进入血液,无首过效应。固体和液体药物可制成气溶胶,由呼吸道给药,可加快吸收。

  3°皮肤吸收:局部给药多用。表皮的角质层和脂蛋白有屏障作用。脂溶性药物易通过,是主要途径。毛囊和汗腺面积比角质层小,亲水性药物易通过,是次要途径。

  4°粘膜吸收:因毛细血管丰富,吸收较快,脂溶性高的药物易被吸收。

  5°注射给药: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肌肉注射吸收比口服、皮下注射快,腹腔内注射吸收速度与肌肉注射相当,皮下注射因结缔组织等屏障较多,吸收较慢。

  ②分布: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经各种细胞膜屏障向各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做分布。药物的分布多数不均匀,且为动态平衡状态。

  1°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分子增大,不能通过生物膜,故不被代谢或消除,起贮存作用,但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2°血液循环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血液循环的速度和毛细血管通透性与药物的分布成正比、肝、肾、肺等分布多,肌肉皮肤次之,脂肪与结缔组织较差。脂溶性药物,分子量小的水溶性药物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分子量大、极性强的药物体内分布差。

  3°细胞膜屏障:如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这些屏障对大部分药物通透性差,起保护作用。而脂溶性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极性大离子化药物不易通过。胎盘仅对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1000)起屏障作用,多数药物都能通过胎盘。故妊娠动物用药一定要谨慎。

  4°脂肪组织:高脂溶性药物(如麻醉药)、含有强负电性取代基(含氧、氮、硫、卤素)而产生偶极的化合物(如氯丙嗪)均在脂肪中分布多而储存。

  5°药物的理化特性:药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脂溶性、极性和解离度与组织的亲和力及稳定性均能影响药物的分布。

  6°药物的PH值:生理状态下细胞内液PH较低,约为7.0,细胞外液PH为7.4,故弱酸性药物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升高血液中PH值可促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外转运,降低PH值则可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内浓集。如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进苯巴比妥(弱酸性)从脑组织向血浆浓集,促进药物从尿液中排出→解毒。

  ③生物转化:药物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结构的变化称为生物转化。多数反应产物极性增大,便于排泄。药物发生生物转化主要是在肝脏,但血浆、肾脏、胎盘、肠粘膜、肠微生物亦能进行药物代谢。药物代谢酶主要为肝脏的微粒体酶系的混合功能氧化酶(肝药酶)。代谢方式有氧化、还原、水解及结合四种,通常分两相反应:I相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Ⅱ相反应是结合反应。

  肝药酶诱导: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乙醇、尼可刹米等可使肝药酶合成增加、酶活性增强,加快药物的代谢。吸烟者由于香烟中的多环芳烃诱导肝药酶,可使安定代谢加快,安眠作用降低。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西咪替丁等可使肝药酶活性降低,减慢药物的代谢,使药物作用增强。

  ④排泄:指药物经过贮存、转化,最后由体内消除的过程。

  1°肾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决定着药物排泄的速度。肾小球滤过后还可经肾小管再吸收,吸收小的排泄快,反之排泄慢。肾小管分泌如通过同一系统,则存在竞争使用,如丙磺舒与青霉素、阿莫西林、氟喹诺酮类药合用时,减少后者的排泄,增强它的作用。药物的脂溶性及尿液PH影响药物的重吸收。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中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在酸性尿中排泄慢,弱碱性药物在酸性尿中再吸收少、排泄快,在碱性尿中排泄慢。故采用酸化(氯化铵)或碱化(碳酸氢钠)尿液可调节药物的排泄速度。

  2°胆道排泄:脂溶性高的药物常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如激素、催眠药、氯霉素等,排入肠道的药物又可从肠道吸收并经肝脏重新进入循环系统,形成肠肝循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3°其它:乳腺排出的乳汁偏酸,碱性药物易进入乳汁,此外还有唾液、汗腺和肺等途径。

  9.房室模型:为了分析药物在体内转运和转化,根据组织器官的血流量、膜通透性、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不同,人为地把药物转运速度相同、解剖位置不一定相同的组织器官划为一个房室,这种抽象的把机体分为若干房室的现象称为房室模型。常用的有一室、二室或三室模型,目的是为了便于计算药动学参数。

  10.半衰期(T1/2):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到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1/2是判断药物作用时间和用药剂量和疗程的一项指标。

  11.峰浓度(Cmax):给药后血中达到的最高浓度,反应药物吸收是否完全。

  12.峰时(Tmax):达到峰浓度的时间,峰时短提示吸收较快。

  13.生物利用度(F):指药物吸收的程度和速度。吸收过程对它影响最大。

  14.表现分布容积(Vd):按血药浓度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所占有的体液容积。Vd值大,表示分布广或与生物大分子结合量大。脂溶性药物Vd值一般较大(2~3L),反之Vd值小,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Vd(0.15~3.0L),如药物在体内分布均匀,Vd值接近0.8~1.0L/kg。

  (二)药物的作用机理

  是指药物小分子如何对机体细胞(或病原体)、组织、器官起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科学理论。

  1.与受体结合:药物与受体(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内的大分子蛋白质)特异性结合后,通过生物放大系统改变酶的活性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来达到与内源性配体(如激素或神经递质)相似(激动药)或相反(拮抗药)的药理作用。

  2.通过特异的化学结构分挥作用: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体内正常活性物质结构相似,通过竞争而发挥相似或相反的作用。如麻黄碱结构与肾上腺素相近,药理作用也相似,磺胺药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故其有抗菌作用。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光学异构体作用可能完全不同,一般左旋有作用而右旋无作用,如左旋咪唑、左旋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等。

  3.改变理化条件:如碳酸氢钠中和胃酸和碱化尿液,氯化铵酸化尿液等。

  4.干扰细胞膜的功能:如局麻药普鲁卡因能抑制钠离子通道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5.干扰细胞的物质代谢:如磺胺药阻断细菌的叶酸代谢等。

  6.对酶的抑制或促进:如有机磷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含量升高而发挥作用。


  7.与体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如二巯基丙醇可与汞螯合而解毒。

  8.改变神经递质或激素的释放水平:如麻黄碱可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稍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剂型与剂量:药物的剂型和生产工艺可影响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有差异。在一定的范围内,剂量与效果成正比。

  2.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药物作用有差异,甚至可引起药物作用性质的改变,如硫酸镁内服为泻药,注射为中枢抑制药。

  ①内服:简便、经济、安全,但吸收慢且不规则,影响因素多(如PH、内容物等),存在首过效应(口腔和直肠给药无),药物显效较慢,需较大的剂量,有的药物有刺激性(引起呕吐、腹泻),故危急病例不宜口服给药。

  ②注射:吸收快而完全,显效快,剂量准确,但不够简便,对注射剂要求高。

  1°静注或静脉滴注:显效快,用于急性病或补充体液,其中静脉滴注最安全。但速度不宜太快,以免影响心功能,同时注意灭菌和热原。

  2°肌肉注射:吸收速度取决于注射部位的毛细毛管分布,一般吸收较快,显效也较快。但刺激性强的药物应作深层肌肉注射,药量大时,宜分点注射。

  3°皮下注射:吸收较慢。

  4°腹腔注射:吸收速度与肌注相当,但有刺激性药物不宜腹腔注射,以免引起腹膜炎。

  ③吸入给药:通常脂溶性大、分子量小的药物易通过肺泡膜而吸收。有的药物可制成气雾剂,其微小的液体或固体粒子,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而不沉降,常用于肺部疾病的治疗。

  ④局部用药:较安全、局部药物浓度高,但有刺激性的药物不宜局部应用。如皮肤给药、粘膜给药,直肠、阴道、尿道、乳管给药等。

  3.合并用药:为增强疗效,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临床上经常采用合并给药。

  ①影响吸收:对羟基苯乙酮与灰黄霉素合用,前者可促进胆汁排出,有利于后者的吸收,起增效作用;四环素与钙剂合用沉淀,减少四环素的吸收。

  ②影响分布:水杨酸钠与磺胺共同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前者可使后者从血浆蛋白中解离,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和毒性均增强。

  ③影响代谢:苯巴比妥可诱导肝药酶可加快强力霉素的代谢,减弱后者的作用。氯霉素可抑制肝药酶,可使其它共同药物作用增强。

  ④影响排泄:丙磺舒与青霉素,由肾小管同一机制分泌而排泄,前者可使后者排泄减慢,起增效作用。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可加快磺胺的排出。

  ⑤相加作用:两药作用于同一受体或作用部位,药效为相加,氯丙嗪和安乃近。

  ⑥增强作用(协同):两药作用于不同部位或受体,而产生相同药理效应,大于两者之和,如SD和TMP。

  ⑦拮抗作用:两药同时作用于同一受体或部位,但作用相反,药效小于两者之和。

  ⑧敏感化现象:排钾利尿药螺旋内酯可使血钾下降,使心肌细胞对强心甙敏感性增强,易诱发心律失常。

  4.复重用药

  ①增强并延长药效。

  ②蓄积作用。

  ③耐受性与耐药性:反复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减弱,为了获得疗效需逐渐增加剂量;这种现象称为耐受性;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抵抗性,二者有严格区别。

  5.动物及其饲养管理、环境因素:

  ①动物的种类:四环素对草食动物易引起二重感染,不良反应多(奶牛有时猝死),而对肉食动物影响小;水合氯醛对马、牛、羊麻醉效果好,猪却耐受;洋地黄反刍兽内服无效;催吐药对犬、猪催吐,对牛、羊是促进反刍或祛痰;吗啡对猫是兴奋、犬抑制;牛对汞,猪对碳酸、家禽对有机磷及呋喃类极敏感。

  ②年龄,性别。

  ③个体差异。

  ④动物病理状态和机能状态,饲养管理。

  ⑤环境因素:可使动物机能状态改变影响对药物的敏感性。如小鼠放置于红杉木屑的笼内饲养,肝药酶活性增加,巴比妥催眠时间短。水温对鱼药影响大,如硫酸铜治鱼丝虫病,夏季只需0.1ppm,冬季则需1.5ppm,夏季用1.5ppm就会中毒。

  (四)临床合理用药

  1.选药原则:

  ①疗效高:抗菌药应做MIC试验,首选MIC值最小者。

  ②毒副反应低:在疗效与毒性相矛盾时,应选效稍低而毒性更小的药物。

  ③价廉易得:多选用疗效确切,价廉易得的药物,避免滥用。

关注京信集团
官方手机站

Copyright 2018 德州京信药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401381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42602000139号
Copyright 2018 德州京信药业有限公司 鲁ICP备14013813号-2   鲁公网安备 37142602000139号